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学病例 > 内科病例 >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一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4-05-14 20:24 类别:内科病例 标签:上消化道出血 来源:爱爱医


一、病例摘要

患者,男,24岁,因肝功能持续异常4年,食欲不振、乏力伴尿黄20天人院。患者于4年前查体发现肝功能异常,ALT 160.OU/L,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均为阴性,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型(未分型)",以保肝、降酶等治疗后,ALT 一直波动在80--120U/L之间。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乏力及双下肢酸软,伴尿黄似浓茶样,化验ALT 212.0U/L,拟诊为"慢性肝炎",经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而转来。患者既往体健,无烟酒嗜好及输血史。其母2年前死于肝硬化,其弟不明原因ALT升高近2年,其父体健。

人院查体:中等身材,神清合作,慢性肝病面容,可见肝掌,未见蜘蛛痣。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吁吸音清晰,心率8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肝右肋下2dn,质软,无压痛,脾左肋下可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性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血清甲.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ALT 212.0U/L,TBIL 100.5umol/L,DBIL 56. 8umol/L;超声示"肝脾肿大"。

二、第一次查厉

(一)住院医师 患者男性,24岁,主因肝功能持续异常4年,伴食欲不振、乏力、尿黄20天而首次入住我院。病例特点:①肝功能持续异常4年,虽长期治疗,但ALT一直波动在80~120U/L之间。②在多家医院检查,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型(未分型)"。③有家族性发病现象,家中4人有3人患肝病,患者及其弟长期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其母死于不明原因肝硬化。④本次以急性肝炎症状起病,有肝掌及肝、脾肿大等慢性肝病体征,肝功能损害明显,血清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均阴性,超声示"肝、脾肿大"。基于上述资料,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型(未分型)

(二)主治医师本病例痫史明确,慢性肝病史已4年,此次是在原慢性肝病的基础上起病,有乏力、食欲不振和尿黄等肝炎症状和慢性肝病体征。从化验结果来看,虽然多家医院血清病毒标志物检测为阴性,但仍不能排除肝炎病毒感染,据文献报道,血清病毒标志物检测阴性的患者,经肝穿组织免疫组化检测,仍有少数患者为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此病例只检查血清甲。戊型肝炎病毒,HCV及rrrv仍未检测,再有,在我国肝功能异常者以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因此,本病例首先考虑的诊断仍为"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型",其病毒感染类型有待进一步检查;其次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本病例病史中因无其他服药史,可除外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和酒精性肝损害因无依据也可除外。

(三)副主任医师患者有慢肝病史和慢性肝炎体征,本次是在慢性肝炎基础上起病,症状似急性肝炎,因此,"慢性肝炎急性发作"诊断成立,但病原学诊断尚未明确:①肝炎病毒感染:虽然极少数患者肝炎病毒检测阴性而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测阳性,但就本病例而言,患者4年来曾反复在多家医院检测甲~戊型肝炎病毒指标均阴性,因此,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不大。②其他病毒感染:HGV和rrv感染发生率低,HCV感染约占普通人群的1%~ 2%,两者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而本例患者无输血或血制品史,因此,感染的可能性亦不大,可通过血清学检测以排除;CMV和EBV病毒可引起肝损害,但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不会持续4年。③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肝组织所造成的一组疾病,多见于女性,有10~30岁以下和40岁以上两个发病年龄高峰,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慢性肝炎,约40%以急性肝炎起病,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和尿黄等肝炎症状和慢性肝病体征,临床难于鉴别,自身免瘦抗体检测对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例患者应做自身免疫抗体系列指标检测,必要时行肝组织活检。④药物性肝损害和中毒性肝损害:本病例一无明确使用损害肝脏药物史,二无接触有害毒物史,可排除。⑤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铜代谢障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多见于年幼儿,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多样,通常以某一脏器症状为首发。以肝病症状为首发者,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黄疸等,或仅表现为肝功能异常,体检发现肝、脾肿大,临床极似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易被误诊。本例患者有4年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史和慢性肝炎体征,其母死于肝硬化,其弟又出现不明原因的ALT异常,与肝豆状核变性相似,应进行血清铜蓝蛋白量、血清铜和24h尿铜量检测,请眼科医生会诊,检查有无角膜K-F环,动员病人行肝组织活检,同时请家属协助查找患者母亲相关临床资料,如病毒学指标及血清铜蓝蛋白量、血清铜等,并请其弟到我院做进一部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主任医师本病例有两大特点:第一:患者有4年的慢性肝损害史和慢性肝病体征;第二:有家族性肝病表现。家中4人,除其父亲外,三人均有肝病,且病因不明,其母亲2年前死于肝硬化。发生此现象常见的原因主要考虑两方面:①病毒牲乙型肝炎,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给子女。②代谢障碍性遗传疾病,以肝豆状核变性常见,临床表现极似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从现有的临床资料看,病毒性肝炎的可能性较小,而肝豆状核变性的可能性大,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害,如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同意副主任医师查房意见,做有关引起肝损害病因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第二次查厉

(一)住院医师 入院后经保肝、降酶等综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黄疸消退,ALT降至96 .4U/L,BIL正常。HAV、HBV、HCV、HDV、HGV、HGV、1rrv、CMV、EBV病毒血清检测和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均阴性,血清铜蓝蛋白量0. 81umol/L(正常值1.3~2.6umol/L),血清铜7. 6umol/L(正常值11~24umol/L);肝穿活检病理报告:G1~2S2,乙、丙、庚型肝炎病毒相关抗原检测阴性,肝铜含量1 562trg/g(正常值<35pg/g);超声提示:弥漫性肝病表现,脾厚(43mm);眼科会诊检查有角膜K-F环。患者母亲死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乙、丙型肝炎病毒学指标及自身免疫抗体血清学措标检测阴性,血清铜蓝蛋白及血清铜未测。其弟化验乙、丙、庚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及自身免疫抗体血清学均阴性,铜蓝蛋白量0. 9umol/L,血清铜8 .7umol/L,眼科会诊有角膜K-F环;其父肝功能正常,乙、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阴性,血清铜蓝蛋白及血清铜正常。

(二)主治医师 根据临床资料,本病例诊断明确:是以肝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依据:①家族性发病,患者本人、其弟及母亲均有肝病,而且排除了肝炎病毒感染。其母亲可能死于肝豆状核变性之肝硬化,兄弟俩肝损害的原因可能为母亲遗传。②患者兄弟俩血清铜和血清铜蓝蛋白量均降低。③患者兄弟俩可见角膜K.F环。治疗除保肝、降酶和修复肝细胞外,应使用促进铜盐排泄药物,如右旋青霉胺等。

(三)副主任医师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好发于青少年,家族性发病为其特点之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以肝损害、神经系统表现为多见,多表现为原因不明的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本病例临床表现为家族性肝损害,血清铜和血清铜蓝蛋白降低,肝铜含量明显增高,角膜有K-F环,这些都是肝豆状核变性的特征性表现,因此"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是明确的,但要与其他肝病鉴别,特别是与以肝病为首发症状的疾病鉴别,虽然崎床表现相似,但却无肝脏铜代谢障碍,做血清铜和血清铜蓝蛋白以及24小时尿铜测定,同时辅以角膜K-F环检查即可鉴别。治疗除常规的保肝、降酶和促进肝细胞增生、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外,应减少铜的摄人和吸收,促进铜的排泄。首先,在饮食方面应减少摄入含铜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贝类、坚果类等;第二,适当使用锌剂药物阻止肠道对铜的吸收,如硫酸锌、葡萄糖酸锌等;第三,应用促铜排泄药,使血液中的铜随尿排出体外。目前常用的药物是右旋青霉胺,它能有效地将人体组织中的铜动员出来,经血循环送至肾,随尿排出体外,使体内铜量降低,达到治疗目的。

(四)主任医师 同意副主任医师的诊断分析和治疗意见。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疾病,好发年龄在5~25岁,据文献报道,15岁以下发病者约占54%,15岁以上发病者约占44%o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较为公认的有两大学说,即"胆道排泄量减少"和"肝脏铜蓝蛋白合成障碍"学说。"胆道排泄量减少"学说认为肝豆状核变性,金属巯基蛋白单位不能形成多聚体,造成含铜金属巯基蛋白单位在肝内大量蓄积,从而阻碍了胆汁排铜。"肝脏铜蓝蛋白合成障碍"学说认为可能是由于合成肝内铜结合蛋白质的基因突变,导致肝内舍成铜蓝蛋白功能障碍,引起铜蓝蛋白的缺乏,使铜离子与清蛋白结合,并弥散地沉积在各内脏,从而引起相应脏器的病变。沉积在肝脏者可出现肝功能损害,其通常是以慢性肝炎的形式发展至肝硬化,随着病程的进展,肝脏病理可从汇管区周围纤维化至亚大块坏死,直至结节性肝硬化。本病例其兄弟俩均以慢性肝炎的形式发展,其母亲则发展至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而死亡。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两方面。裂隙灯检查角膜K-F环和测定血清铜蓝蛋白是诊断的必要步骤,肝活检和肝铜含量的测定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也有学者认为肝铜含量的测定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四、诊疗结局及随访

经过正规的驱铜、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但出院后患者自认为症状已消失,而不服药或少于规定的剂量服药,又不注意忌服含铜量高的食物,结果病情加重而再次入院。六、相关链接现复杂,尤其是早期症状多样化,缺乏特异性,易致神、神经症状出现较晚而长期被误诊为肝炎、肝硬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首先由英国神经病学家Wilson( 1912)奠定其病理临床基础,1921年正式命名为肝豆状核变性o 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主要有肝脏损害、锥体外系与角膜色素环等表现。(王贞彪)

王贞彪,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病例来源:爱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