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医学话题 >

人造精子技术引发伦理争议

发布时间:2015-12-21 15:50 类别:医学话题 标签:细胞 精子 技术 培育

近日,法国科学家宣布已成功在试管内培育出成熟的人类精子。这意味着人类试管婴儿技术取得新的突破,为不孕不育症患者带来新的福音。这一消息引起医学界的轰动,同时也引发了道德和伦理的争议。这项技术是否真会危及男性在生殖贡献方面的地位?如果技术成熟,会面临哪些风险?科学家又如何看待?

 

人造精子细胞新技术用于人体试验

 

近日,法国里昂Kallistem(卡利干细胞)生物科技公司宣布已成功在试管内培育出成熟的人类精子。研究人员从6个患有不育症的男性睾丸中提取出精原细胞,成功培育出成熟的人造精子细胞。

 

此消息一出,网上立刻炸开了锅,很多人表示担忧:未来男性的地位是否不再重要?

 

其实,科学家对于解决人类繁衍障碍的医学探索从未停止过。在过去20多年里,科学家一直尝试在实验室培养 人造精子细胞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些研究。

 

199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兽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展了在小鼠间移植精原干细胞的方法。1996年,科研人员将健康雄性老鼠的冷冻精原干细胞,植入了不能生育的雄性老鼠体内之后,顺利产生了精子。

 

2003年,日本科学家成功把实验鼠的胚胎干细胞变成了精子细胞。

 

2004年,美国哈佛医学院乔治 戴利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用雄性老鼠的胚胎干细胞培育出精子细胞,并且把这些精子细胞注入了卵子。这也是首次使用人造精子使卵子受精的报道。同年,新加坡科学家培育出鱼的精原干细胞,并从中培育出了活的成熟鱼精子。

 

2011年,日本横滨城市大学的生殖生物学家Takehiko Ogawa领导的团队利用幼鼠的睾丸在实验室成功造出了小鼠精细胞。

 

2012年1月3日,德国和以色列科研人员从老鼠睾丸内提取了控制精子生成的生殖细胞,然后将其放在由琼脂胶构成的一种特殊化合物中,创建与精子在睾丸内生长所相似的环境,最终成功培育出具备生殖能力的健康精子。

 

2014年,英国和以色列科学家联合研发成功地利用人类成熟的皮肤细胞制造精子和卵细胞。

 

国外相关的研究提到,在实验室环境下干细胞可以被培育成精子细胞。全球各个不同实验室将干细胞转分化培育成精子细胞,技术不尽相同,有的是用精卵作用,有的是用化合物或小分子,有的是用新的基因编辑技术。

 

与以上研究不同之处在于,Kallistem公司的人造精子技术是利用精原细胞培育精子细胞。所谓精原细胞,是指原始的、尚未成熟的精子细胞。精子细胞在男性的睾丸中生成,经过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以及调控机制,在附睾中成熟。可以说,从男性的睾丸中取出尚未成熟的精原细胞,然后转换遗传物质形成成熟的精子,利用这种方式培育的精子细胞也是比较接近人体正常精子,因此男性地位受威胁一说似乎有些夸大。这项技术已经在小鼠中获得成功,如今首次用于人类细胞实验。如今顺利的话,1年后他们将完成前临床实验。如果实验成功,那么2017年他们便可利用临床实验让不孕患者生出孩子。

 

Kallistem公司CEO表示: Kallistem正致力于解决影响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男性不育治疗。我们团队开发了世界首个允许在体外获得完全成形的精子所需的技术。

 

该公司在官网介绍称,这一技术将适用于1.5万名年轻的癌症患者或者12万成年不育的男性,他们无法通过现有的试管婴儿技术来解决不孕症的困扰, 这一突破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是被临床医生期待已久的治疗途径。

 

人体验证效果还需要若干年

 

Kallistem公司成立于2012年,团队成员基本都是生物学博士。他们花了15年时间,才让原本不成熟的细胞慢慢变成成熟精子。

 

精子的生成技术相当复杂。Kallistem公司的研究人员称,在人体内,精子生成的过程需要72天时间。为了完善技术提高精子产量,Kallistem公司的科研团队使用的方法涉及到提取曲细精小管内的悬液,是一种叫壳多糖的胶状物。把提取液置于富含营养素、维生素、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培养皿中,把培养皿放置在生物反应器内。

 

从精原细胞培育出了精子细胞,这项技术可行吗?美国生物学博士夏志表示: 将精原细胞培育成精子细胞,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精子细胞是由精原细胞复制,减数分裂得来的。精原细胞属于雄性生殖细胞的早期阶段。用精原细胞培育成精子细胞,就是把自然界的此过程人工化,是人类操纵自然生命早期过程的科学体现,是技术进步。

 

精子细胞和精子是一回事吗?精子细胞能被培育成成熟的精子吗?夏志说: 精子细胞和精子不是等同的。精子细胞是精子的早期阶段,还要通过变形,如顶体发生,尾部发育,细胞质浓缩等过程。对此过程的了解及具体机理不够深入,是造成精子形成问题种种且成功率不够高,后续产生后代生存率低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体验证效果要经历一个怎样的阶段呢? 从动物实验过渡并运用到人体上,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在这一点上,社会大众及各种新闻报道极容易混淆两者界限,会觉得 动物可以了,人还会远吗? 把这两者等同看待,这样看待是不对的。 夏志解释, 人类作为极其复杂的高等动物,其生命机制及生理调控过程都是与其他动物大不同,且更为纷繁复杂,更易造成重大不良后果和影响的。一般来说都是先模式动物实验,常见的有小鼠,斑马鱼,然后再过渡到离人相对近缘的动物,如狗、猪、猴子身上,最后再开始在人体上进行一二三期试验,来验证并探究其效果,及其可能的不良反应等。

 

尽管该公司对自己的成果十分自信,但学界依然对这一成果产生了质疑。近年来,有关人造精子的研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类似研究的一个新进展,但最后的研究成果都不得而终。对于这次的研究成果,英国《独立报》称,这一消息在医学界引起轰动,但不少西方媒体对新成果态度谨慎,称这一重大 医学突破 仍需验证。

 

伦理常规依然会受到挑战

 

中国人造精细胞技术也位居世界前列。早在2012年,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劲松研究团队将一个精子放入一个已经移除了细胞核和遗传物质的卵细胞中。结果该实验获得了一个类似胚胎细胞的干细胞,具有类似精子的功能,但没有尾巴,无法游动。这种干细胞可以用来大批量生成类似的人工细胞。不过,该技术目前的效率还很低,获得的受精卵只能培养出20%的健康后代。

 

2015年7月10日,李劲松研究团队成功建立了稳定的 类精子细胞 单倍体细胞系,这些细胞是利用幼年雄鼠体细胞克隆出来的,这些 类精子 能稳定地与雌鼠的卵细胞结合,产生出半克隆小鼠。

 

尽管人类医疗生殖技术已经走向前沿,但是仍然面临风险和调整。 对实验动物来说,20%的健康后代或许已经足够好,但在人类身上就不行了, 李劲松研究员说, 如果该技术用在人类精子上,会导致出生时有80%会死亡或有缺陷。

 

关于 人造精子 研究,同时也引发了伦理的讨论。此次法国研究从男性精原细胞培育出精子细胞,看起来伦理问题还不太大。但是,夏志表示: 如果偷偷取得某人精原细胞,便可无声无息的将之受精,培育出一大堆的后代。这时安全性、伦理常规也会受到挑战。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高级工程师姜韬就Kallistem公司的性技术表示,Kallistem是将原生殖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与此前这一领域把皮肤细胞转化为生殖细胞的研究有很大的区别,在伦理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此次是将生殖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获取方式、培养过程、人工授精过程都符合国际公约, 说白了,就是将人工授精技术进行了阶段性的前移,让那些并不能产生精子的男性具有了孕育自己下一代的可能,因为提取的精原细胞就是精子的前身,可以说这项技术就是将试管婴儿技术进行了完善 。

 

此外,姜韬还补充了一点:将生殖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进而使患者受孕,这是技术上的进步,但是还应考虑到在受孕之后会不会将不孕的基因也传递给下一代,如果下一代仍保留了这个基因,那么整个族群就会一直需要靠技术的支持而繁衍, 这就需要从人道主义关怀的大角度再进行思考,是否需要基因编辑技术的介入,将不孕的基因进行敲除?基因编辑技术本身能否实现这一期望,这都要靠科技力量去实现,且仍待从伦理的角度进行探讨 。

 

或许,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需要男人,甚至连女人也不要,生孩子都是可能的事情。其实,最可怕的是,若某天真的完全可以把皮肤细胞转分化为生殖细胞,那就麻烦了,会出现很多伦理道德问题。比如,只用弄到男方的皮肤细胞,就可以给他生孩子了。 当然,这点在国际上已经有公约,任何有悖伦理的生殖技术都不可用于人类胚胎的改造,所以不需要男人的生育在现阶段仍不被允许 姜韬补充道。

 

目前,还令人疑惑的是,未来通过人工培育的精子质量和普通男性自然生成的精子会完全一样吗?夏志解释, 人工的跟自然的是不一样的,除非我们将其百分百的研究清楚。人工模拟自然物,自然过程是人类探索世界,进行科学研究的必然过程。相信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工精子质量会无限类似自然生产出的精子,甚至某种角度来看更好。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