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中医大全 > 中医名词 >

足少阳胆经病证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03-13 18:06 类别:中医名词 标签:足少阳胆经病证

【中医术语】足少阳胆经病证 【中医学分类】经络辩证

【足少阳胆经病证】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少阳即嫩阳,为生气之首。起于少阴,发于厥阴,乃二阴的真 精所生,以为一阳的妙用。故十一经皆取决于胆。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每日子时(下午 11时至凌晨l时)周身气血注入于胆。

【临床表现】 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 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无名指不用。

【证因分析】 胆经多气少血,胆盛精汁,胆病则胆汁渗泄而口苦;胆郁不舒,疏泄不畅而善太息。足少阳之别散于面,下胸中贯膈,络肝,属循胁里,其直行之脉从缺盆下腋, 循胸,过季胁。故胆腑或经脉受病,均可见胸胁部疼痛,甚则不能转侧翻身。如少阳生发清阳之气,不能循经升腾于头面,就会生发面部如有灰尘蒙罩,暗无光泽;不能发散于腠理,全身皮肤失去濡润,而体无膏泽。足少阳经脉下行足外踝之前,循足跗部进入第四趾外 端,阳气郁遏于少阳经,故足外侧发热。上述病候是由少阳经气逆乱为病,故称为阳厥。

胆经经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其支脉下颈合缺盆。胆经经脉有病变时,头额角,下 颌、外眼角疼痛。或缺盆中肿痛、或颈旁、腋下、胸胁部瘰疬疼痛,恶寒汗出。少阳经为半表半里,少阳受邪,寒热往来,振寒汗出,或为疟病。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皆少阳经脉所过之处,这些部位都发生疼痛,正是本经所主的骨所发生的病变,足少阳经 终于足小趾次趾之间,经脉受病则小趾和次趾不能随意运动。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