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药物安全 >

二甲双胍追加艾塞那肽效果优于追加格列美脲

发布时间:2014-05-16 16:37 类别:药物安全 标签:患者 血糖 治疗 格列 追加 来源:www.thelancet.com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开放标记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对于经二甲双胍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2次艾塞那肽预防血糖恶化的作用优于格列美脲。该研究同时发表于《柳叶刀》杂志(Lancet)(2012 June 9[doi:10.1016/S0140-6736[12]60479-6])。

在这项研究中,维也纳Rudolfstiftung医院的Guntram Schernthaner博士及其同事从欧洲14个国家的128个中心入选1,029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入艾塞那肽组(初始剂量5 mcg,每日2次,连用4周,此后为10 mcg,每日2次,直至研究结束)和格列美脲组(给药方案由医生决定)。意向治疗人群包括艾塞那肽组490例患者和格列美脲组487例患者。

患者服用二甲双胍的中位剂量为2,000 mg/d。艾塞那肽和格列美脲的平均剂量分别为17.4 mcg/d和2.0 mg/d。两组的平均疗程均约为2年。艾塞那肽组和格列美脲组的平均基线血红蛋白A1c水平分别为7.5%和7.4%。

主要终点是至出现血糖控制不佳的时间。血糖控制不佳的定义为治疗3个月后HbA1c水平≥9%,或治疗6个月后连续两次就诊(每次就诊之间间隔3个月)观察到HbA1c水平≥7%。艾塞那肽组和格列美脲组分别有203例(41%)患者和262例(54%)患者达到这一终点,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艾塞那肽组和格列美脲组分别有5例和7例患者HbA1c≥9%,分别有198例和255例患者连续两次就诊HbA1c均≥7%。与格列美脲组相比,艾塞那肽组血糖控制不佳的危险比(HR)为0.75。

艾塞那肽组和格列美脲组至出现HbA1c控制不佳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80周和142周。基线HbA1c水平较高者的治疗失败风险更高,艾塞那肽组治疗失败的风险低于格列美脲组。艾塞那肽组HbA1c≤7%(45% vs. 31%)和≤6.5%的患者比例(29% vs. 18%)均显著高于格列美脲组。艾塞那肽组治疗1年、2年和3年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也显著低于格列美脲组。艾塞那肽组第2年和第3年的平均HbA1c水平与格列美脲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总体疗效较佳。艾塞那肽组患者自我监测的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显著小于格列美脲组。

两组各有5例患者死亡,但均与治疗无关。艾塞那肽组因不良事件停药的患者数量显著多于格列美脲组(49例vs.17例)。然而,两组中因不良事件(主要为胃肠道不良事件)停药的患者数量仅在研究最初6个月内才有显著差异。

艾塞那肽组患者的收缩压降低,而格列美脲组未见降低,艾塞那肽组1~3年的收缩压比格列美脲组显著降低3.1 mmHg。艾塞那肽组患者的体重在基线至研究终点这段时间内降低3.32 kg,而格列美脲组患者的体重在这段时间内增加1.15 kg,差异显著。

艾塞那肽组出现低血糖的患者比例低于格列美脲组。艾塞那肽组研究期间任何类型低血糖的估计发生率平均为1.52次/年,而格列美脲组为5.32次/年。

研究者表示,对于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的做法是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加用一种磺脲类药物。尽管这类药物可在短时间内快速起效,并且费用较低,但随着时间推移,可导致低血糖和血糖控制恶化。而像艾塞那肽这样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在改善血糖控制的同时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并且有助于降低体重和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因此可作为二甲双胍的追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