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学病例 > 外科病例 >

突发右腿红肿疼痛10h

发布时间:2015-12-12 14:37 类别:外科病例 标签:动脉 下肢 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 腓肠肌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例1】

【一般资料】

患者男,71岁。

【主诉】

因“突发右腿红肿疼痛10h”于2012年11月20日就诊。

【现病史】

患者10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突发右下肢腘窝下肿胀、疼痛,以小腿后外侧为著,伴局部发红,右足下垂,皮温无明显变化;疼痛、红肿逐渐加重。无明确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危险因素。

【查体】

体格检查:右下肢肿胀,非可凹性,腓肠肌后方为著;右下肢小腿外侧可见红色瘀斑,面积约20cm×5cm;皮温无明显降低,红肿处压痛明显,Homans征阳性;右下肢乏力,右足下垂、不能背屈;双侧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良好。

【辅助检查】

入院后生化检查:肌红蛋白最高升至241.5ng/mL,肌酸激酶最高升至1157U/L。行下肢磁共振血管造影示:右下肢腓动脉近端狭窄,腓肠肌局部坏死。

【治疗经过】

入院后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抗凝、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治疗。溶栓治疗6d后患者下肢肿胀、疼痛、乏力症状明显好转,生化检查提示肌红蛋白下降至28.4ng/mL,肌酸激酶下降至469U/L。治疗13d后症状逐渐消失,可自主下地活动,好转出院。出院时遗留部分腓肠肌局部轻压痛及瘀斑,考虑为局部坏死肌肉尚未完全吸收导致。1年后随访症状无复发,右下肢皮肤颜色、感觉、运动恢复正常。见图1。

【例2】

【一般资料】

患者女,57岁。

【主诉】

因“左下肢疼痛伴发热10h”于2012年12月5日就诊。

【现病史】

患者10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外下方一过性刺痛后,迅速进展至持续性针刺样疼痛,不能下地活动,伴左下肢发凉、左膝伸直及左足下垂、不能背屈;体温一过性升高,最高38℃,自服退热药后缓解。

【既往病史】

患有高脂血症,无明确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危险因素。

【查体】

体格检查:左下肢皮温稍降低,左下肢局限性压痛,腓肠肌外下侧为著,Homans征阳性;左下肢无力,左足为著;双下肢无肿胀、瘀斑等;双侧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良好。

【辅助检查】

入院后凝血检查:D-二聚体升高至2.0m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升高至211mg/L。行下肢MRA示:左下肢腓动脉近端轻度狭窄。

【治疗经过】

入院后予以RT-PA静脉溶栓、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抗凝、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治疗。溶栓治疗7d后凝血检查提示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恢复正常。治疗9d后症状逐渐消失,可自主下地活动,好转出院;随访1年症状无复发。

【例3】

【一般资料】

患者男,68岁。

【主诉】

因“右下肢疼痛肿胀2d”于2009年10月10日就诊。

【现病史】

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小腿疼痛,腓肠肌下方为著,伴无力、发凉,症状逐渐加重,不能自主行走。

【既往病史】

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无明确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危险因素。

【查体】

体格检查:右下肢皮温稍降低,腓肠肌外下方局限性压痛,Homans征阳性;右足下垂、不能背屈;双侧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良好。

【辅助检查】

入院后凝血检查:D-二聚体升高至1.6m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升高至46mg/L。行下肢MRA示:双下肢血管多发狭窄,双侧胫前、后及腓动脉下端狭窄,右腓动脉为著,右髂外动脉、股动脉狭窄。

【治疗经过】

入院后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抗凝、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治疗。溶栓治疗7d后凝血检查提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恢复正常。治疗9d后症状逐渐消失,可自主下地活动,好转出院;随访1年症状无复发。

病例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