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学病例 > 外科病例 >

起搏器感染治疗经过1例

发布时间:2015-12-12 14:35 类别:外科病例 标签:术后 起搏器 发热 感染性心内膜炎 电极 来源: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一般资料】

患者男,57岁。

【主诉】

因“起搏器置入术后3年,起搏器囊袋感染2年,间断发热1年半”入院。

【现病史】

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短,活动时为著,夜间平躺有轻度憋气,需侧身躺,夜间常出现憋醒,无头晕、晕厥、黑蒙,于当地医院行Holter检查提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DDD,左胸),术后切口愈合良好。2年前发现术口红肿、渗出,渗出液为黄色黏液,无局部疼痛,无发热、寒战。考虑起搏器囊袋感染,于当地医院取出起搏器置入对侧胸部(右侧),术后两侧术口均愈合良好,无红肿、渗出。1年半前无诱因出现弛张热,体温骤升至39℃,伴畏寒、寒战,每天发热,具体发热时间不定。

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间断出现发热,服用退热药后缓解。6个月前突然再次出现发热,热型同前次发热,体温高达39.5℃,伴寒战、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胸痛、心悸等症状。

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化验提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骨髓及血培养提示铜绿假单胞菌”,诊断“菌血症”,先后予舒普深+依替米星、比阿培南+环丙沙星、头孢吡肟、法罗培南等抗感染治疗,予人免疫球蛋白输入提高免疫力,症状好转出院。随后仍间断发热,1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高热、寒战,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行胸透见原左侧电极尾端拖入肺动脉、下腔静脉(见图1)。

【治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检查,考虑起搏系统感染、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期间心律非起搏器依赖,予舒普深静脉应用控制感染等治疗,完善各项检查后行永久人工起搏器电极拔除术,术中将2年前所更换的新起搏装置完全取出,由于第一次置入的电极漂至肺动脉,术中应用抓捕器通过下腔静脉抓捕电极并取出。手术过程顺利,但术后胸片见残留电极头端(见图2)。

术后第3天出现高热,最高达38.1℃,无寒战,抽血培养提示为绿脓杆菌,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房内可疑赘生物,右心房内残余电极。考虑术后心内仍有电极残存,抗生素不能控制感染,转入心外科准备开胸手术。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于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右心异物取出术。术中探查起搏器残存电极(见图3)位于上腔静脉入口处,残端脱入右心室,完整去除右心房电极及导线,导线长约15cm,为起搏电极硅胶部分,三尖瓣前后瓣叶交界处赘生物形成,予切除,三尖瓣打水试验关闭尚可,术毕放置心外膜起搏导线,安返心外科ICU。

开胸手术取出电极后体温恢复正常,血象1周后降至正常。心内电极经培养仍为铜绿假单孢菌,术后多次血培养阴性。术后心律为窦性心律,夜间偶有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复查超声心内未见残留电极及赘生物。术后继续应用舒普深抗感染治疗6周,心内膜炎治愈。患者后复查Holter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最长R-R间期3.48s,再次安装单腔起搏器。术后给予稳可信抗感染治疗,体温血象均正常,病情平稳后出院。

病例来源: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