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医学前沿资讯 >

不同的给药方式会改变利妥昔单抗的抗淋巴瘤疗效吗?

发布时间:2017-05-16 09:28 类别:医学前沿资讯 标签:疗效 淋巴瘤 来源:未知

不同的给药方式会改变利妥昔单抗的抗淋巴瘤疗效吗? 作者:佚名 来源:医脉通 日期:2017-05-15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是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肿瘤治疗的第一个单克隆抗体,其靶点为细胞表面的CD20,这种跨膜磷酸蛋白几乎位于所有B细胞淋巴瘤及正常B细胞的表面。目前,对B细胞恶性肿瘤的患者(包括滤泡型淋巴瘤)而言,利妥昔单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与化疗联合应用一线治疗滤泡型淋巴瘤时,可延长至治疗失败的时间和患者总生存期,诱导治疗后应用利妥昔单抗进一步维持治疗,可改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标准的利妥昔单抗静脉给药方式为持续1.5~6小时的静脉滴注,这种治疗方式对患者而言并不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是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肿瘤治疗的第一个单克隆抗体,其靶点为细胞表面的CD20,这种跨膜磷酸蛋白几乎位于所有B细胞淋巴瘤及正常B细胞的表面。目前,对B细胞恶性肿瘤的患者(包括滤泡型淋巴瘤)而言,利妥昔单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与化疗联合应用一线治疗滤泡型淋巴瘤时,可延长至治疗失败的时间和患者总生存期,诱导治疗后应用利妥昔单抗进一步维持治疗,可改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标准的利妥昔单抗静脉给药方式为持续1.5~6小时的静脉滴注,这种治疗方式对患者而言并不便利,同时对医疗资源也是一种负担。皮下给药能简化给药方式,增加便利性。

 为了比较在滤泡淋巴瘤患者中,标准静脉应用利妥昔单抗和3周每疗程的固定剂量的利妥昔单抗皮下注射的疗效优劣,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随机开放性3期研究,其第2阶段的结果发表于《柳叶刀血液》上。

 SABRINA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纳入标准为既往未经治疗的、分级1~3a、CD20阳性的滤泡型淋巴瘤患者。

 在该研究的第一阶段,研究者按照1:1将患者随机分配至接受静脉利妥昔单抗(375mg/m2)+化疗组和接受固定剂量利妥昔单抗皮下注射治疗(1400mg)+化疗组 。化疗方案为6~8个疗程的CHOP或8个疗程的CVP。第1阶段的研究终点为第7个疗程完成后(第8个疗程开始之前)利妥昔单抗血清谷浓度比例。

 根据受试者所接受的诱导化疗方案、滤泡型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和地区,研究人员对受试者进行了分层。

 所有患者在第1个疗程中均接受1次诱导剂量的静脉利妥昔单抗治疗,随后按照各个治疗组的治疗计划进行2~8个疗程的治疗。诱导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继续接受利妥昔单抗静脉或皮下治疗作为维持治疗,每8周一次。该研究第2阶段的研究终点为诱导治疗结束后的总缓解率。

 第1阶段期纳入127例滤泡淋巴瘤患者:皮下组为63例,静脉组64例。结果显示,静脉组的血清谷浓度的集合均数为83.13 g/mL,皮下组为134.58 g/mL,比值为1.62,提示皮下利妥昔单抗给药所能达到的药物血清谷浓度不劣于静脉给药组。安全性分析显示,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

 第2阶段纳入410例滤泡淋巴瘤患者,其中静脉组205例,皮下组205例。诱导治疗结束后,静脉组和皮下组的总缓解率分别为84.9%和 84.4%,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95% vs 96%),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差异(55% vs 56%)。最常见的3级以上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静脉组和皮下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26%,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和37%,给药相关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和48%。

 综合第1阶段和第2阶段的研究结果发现,与利妥昔单抗静脉给药相比,皮下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前者相差不大,并且也不会出现新的不良反应,与化疗联合应用时,皮下注射也不会消减利妥昔单抗的抗淋巴瘤作用。

 参考文献:

 1.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bcutaneous rituximab versus intravenous rituximab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SABRINA):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Lancet Haematol 2017 May 2;[Epub ahead of print]

 2.Pharmacokinetics and safety of subcutaneous rituximab in follicular lymphoma (SABRINA): stage 1 analysis of a randomised phase 3 study.Lancet Oncol 2014 Mar;15(3):3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