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医学前沿资讯 >

骨质疏松防治与钙剂治疗—第十一届钙素论坛报道

发布时间:2014-08-08 20:17 类别:医学前沿资讯 标签:骨质疏松 患者 风险 摄入 钙素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4年7月10日,第十一届钙素论坛在中华医学会第六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上召开。国内众多专家在蓉城成都汇聚一堂,谈“骨”论“钙”。在大会主席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廖二元教授主持下,北京协和医院徐苓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夏维波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林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楠教授、成都军区总医院金小岚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卓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章振林教授、中山大学陈裕明教授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袁凌青教授等专家分享的一系列有关钙剂应用、骨骼健康及骨质疏松防治的最新理念和经验使与会者受益颇丰。


聚焦医生自身骨骼健康的“天使不折翼”项目回顾报告为本次论坛的另一亮点。11年来,辉瑞健康药物部钙尔奇品牌携手该论坛致力于促进我国临床骨质疏松防治、传播骨骼健康新理念以及钙剂在临床的规范应用,为相关医生和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众多证据,力证钙剂骨松防治基石

 

讲者: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林华

 

当前,各大学会和组织一致将钙剂+维生素D(VitD)推荐为骨质疏松症防治的基石。2013年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NOF)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强调,终身摄入充足的钙对获得峰值骨量及维持骨骼健康是必要的。该指南建议,年龄为51岁以上的女性和71岁以上的男性每天应摄入1200mg钙,50~70岁的男性每天摄入1000mg钙。Cochrane2014年最新荟萃分析显示,与单纯摄入VitD相比,只有钙剂联合VitD摄入才可有效预防新发髋部骨折。2014年公布的女性健康(WHI)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钙剂+VitD的补充可强化激素治疗(HT)作用,显著降低绝经后女性髋骨骨折风险(P=0.01)。

 

值得注意的是,依据老年人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等补钙人群的个体化需求,应选择更有效的钙剂剂量。用于骨质疏松治疗时,剂量应为800~1500mg。

 

对于既往临床担忧的钙剂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等问题,最新研究提供了一些启示。2014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补充钙剂不增加绝经期女性冠心病和全因死亡风险。护士健康研究证实,长期>1000mg补钙不增加心血管、冠心病或卒中风险。CaMos研究甚至发现,补钙至1000mg/d或增加钙摄入量可能降低妇女死亡率。另有荟萃分析表明,补充钙+VitD可显著提高生存率8%。此外,补充钙剂还有改善绝经后女性脂代谢、降低肥胖和超重患者体脂、降低原位乳腺癌发生风险等的额外获益。钙是生命的重要元素,钙剂+VitD是骨质疏松症防治的基石。

 

“天使不折翼”:关爱医师营养与健康

 

讲者:北京协和医院徐苓

 

关爱医师营养与健康项目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中国医师营养与健康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医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2013年项目组在全国19省40城市120家医院陆续启动了“天使不折翼――医师骨密度(BMD)筛查”工作。当前全国13省、37家医院的33750例抽样数据显示,总体上,我国医务人员有轻微的低骨量症状,其中男性与总体一致,但有低骨量趋势,女性BMD更低;女性绝经后的BMD值呈明显减少趋势。医生不仅是人类健康的守护者,也同样是一个自身健康亟待关注的人群。在此,专家呼吁,关爱医师健康,就是关爱全人类的健康。

 

充足钙摄入,降低肾结石风险

 

讲者:成都军区总医院金小岚

 

目前多数循证证据并未发现钙+VitD摄入与肾结石的直接正相关性。相反,大量研究表明,充足钙摄入与肾结石呈显著负相关,是肾结石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

 

WHI研究显示,充足钙摄入最高可降低首次肾结石发生风险达28%。不超过2000mg/d钙已被证实为安全剂量,被欧洲透析最佳实践指南和美国肾病基金会肾病患者生存质量指导(KDOQI)指南推荐为透析患者的可耐受剂量。肾结石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低钙摄入是这类患者易患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充足钙摄入可通过抑制草酸吸收和抑制骨吸收多途径降低肾结石风险,并改善骨质疏松。欧洲泌尿学会指南明确建议,无论结石患者个体风险如何,均应保证每日1200mg钙摄入。

 

CKD-MBD伴骨质疏松症,钙剂应用依据充分

 

讲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楠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是由CKD导致的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骨骼系统、钙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PTH)和VitD代谢异常,以及血管或其他软组织的钙化等。CKD患者肌酐清除率下降,尿磷排泄减少,导致血磷升高、血钙降低以及VitD活化障碍,上述代谢紊乱引起继发性PTH升高,最终动员骨钙重吸收增加以及骨折发生。数据显示,各期CKD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平均为47.1%,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骨折风险较其他人群增加4.4倍,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进一步升高了患者骨质疏松风险。因此,在整个肾病治疗过程中需持续关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风险。GIOP的防治要尽早,开始激素治疗时就应加强CKD-MBD的防治,尤其是对于绝经期女性。

 

数据显示,补充钙+VitD能显著降低肾病患者GIOP风险。一项纳入6853例CKD患者的荟萃分析表明,VitD水平每增加10ng/ml可显著降低CKD患者死亡率14%[相对风险比:0.86,95%可信区间(CI):0.83~0.91]。CKD早中期,即使无生化异常也尽早补钙可有效预防继发性甲旁亢的发生。总之,钙+VitD是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防治GIOP的基础药物。

 

风湿病患者:骨质疏松防治时机宜早

 

讲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卓莉

 

风湿病患者普遍存在骨质疏松,其骨折风险显著增加。一方面风湿病本身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导致骨强度下降,其次,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也会导致骨量快速流失。研究显示,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未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者,1年内骨丢失量是正常老年女性的83倍。

 

骨质疏松的防治应何时开始?数据显示,BMD并非风湿病患者良好的骨质疏松风险判断指标,在BMD尚未明显下降时,患者骨折风险就已升高50%。另外,患者即便接受短期(<2个月)泼尼松(>7.5mg/d)治疗,其骨折风险也显著增加45%。由此可见,在BMD下降时或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启动骨保护治疗为时已晚。尽早开始GIOP防治已成为当前的国际共识。2012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欧洲组织钙化学会(ECTS)《GIOP管理指南发展框架》提出,对于骨折风险增加的患者,在启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即应开始骨保护治疗。新近荟萃分析表明,风湿病患者GIOP风险的预防获益远大于治疗获益(分别降低椎体骨折风险57%和31%)。至于风湿病确诊后,是否应即刻开始骨质疏松的一级预防有待后续研究明确。

 

研究表明,补充大剂量钙可有效预防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的风湿病患者骨量快速丢失、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且安全性良好。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指南对接受任何剂量或疗程(无需>2个月)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者,推荐补充钙1200~1500mg/d和VitD(A级证据)。

 

■小结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应尽早开始对其积极干预。无论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还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钙+VitD都是防治骨量流失的基石。充足的钙摄入不仅是保障骨骼健康的关键,还能通过多途径降低肾结石风险,同时不增加血管钙化风险。廖二元教授在总结中强调,补钙的关键是适量,过与不及都要避免,在指南每日推荐剂量基础上,还需注意饮食中的钙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