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医学前沿资讯 >

[TISC2014]中国缺血性卒中诊治现状:进步与差距(简要篇)

发布时间:2014-07-16 18:17 类别:医学前沿资讯 标签:缺血性 诊治 患者 发病 卒中 缺血性卒中 TISC2014 来源:TISC2014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全部卒中发病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


详细内容:[CSC2014]王拥军:中国缺血性卒中诊治现状、进步和差距


中国目前卒中的现状是高发病率和中高病死率,住院卒中疾病构成与西方国家有明显不同:我国患者中主要为缺血性卒中(65.9%),较西方国家的46%有明显升高;脑出血比例( 23.40%)明显高于西方(7.1%);一过性脑缺血比例降低(6.3%与33.8%);原因不明的患者比例也明显少于西方国家(1.0%与9.8%)。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平均年龄约为66岁,远低于西方国家的74岁;患者中女性比例较西方国家低( 48.0%与53.0%)。病死率与致残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加,发病1年后的随访数据表明,18~45岁人群的病死率为3.31%,80岁以上人群病死率为29.25%,致残率分别为7.65%和53.75%。


基于以上情况,在诊治缺血性卒中患者时,不能一味照搬国外诊治规范,应根据我国国情,参考临床诊治指南和规范,并结合新的研究进展与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处理,以改善临床结局和预后,而如何保证和提高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则有赖于临床绩效管理。


目前,卒中医疗质量评测指标根据患者病程进展一般分为:来院早期、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个阶段共十余项指标的监测管理。根据国家神经内科质量控制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与实施质量控制前相比,I期质量控制后关键医疗服务指标明显改善,包括早期抗栓治疗、吞咽困难筛查、出院后抗栓、调脂、戒烟等各项指标质量与美国指南规范指导的质量相近甚至超出,但在3h内接受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溶栓率和心房颤动抗凝等关键性医疗指标上,中国在实行质量控制前后增长不明显,且比例远低于美国,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心房颤动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抗栓治疗能显著降低心房颤动卒中的发生,我们建议,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在发病6个月内,有理由考虑长期心率监测。


总体而言,过去5年间,中国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医疗质量进步巨大,中国大多数医疗质量接近先进水平,只有急性期溶栓和二级预防中心房颤动抗凝相差巨大。长期依从性是一个严重的二级预防问题,同时也要注意指南会随着循证医学发展不断变化,这可能会给临床实践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更多精彩内容 2014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