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中医药行业 >

中医教材内容该更新了

发布时间:2016-01-12 16:42 类别:中医药行业 标签:中医 临床 辨证论治 教材内容 教材

 

  各类高等中医院校的中医教材从编写问世至今,已经多次改版,但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那么,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医教材?

 

  这么改,教学临床都认可

  国医大师  王  琦

  强化对临床的指导

  1.突出优势病种,反映学科发展

  教材应该及时补充本学科一些新进的、成熟的内容以及中医诊疗的优势病种,以更好地反映本学科的发展,更好地指导临床。如中风后遗症、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中医的优势病种应该重点介绍,并加入关于这些疾病的新近研究成果。

  2.加大对“辨病论治”的介绍

  以证统方、据病施方为中医诊疗之始,《内经》记载病名300有余,《金匮要略》论治70病,《外台秘要》共记714种病,《诸病源候论》中病名多达1061种,这些都足以证明中医自古重视辨病论治。但以往教材中对“辨证论治”相当重视,对“辨病论治”介绍就少得多。所以在使用的教材中应该对“辨病论治”内容加以强调。

  3.对部分病名进行改进

  在本科使用的教材中,一部分病名仍需要改进。如咳嗽、腰痛、腹痛、胁痛等都被当做独立的病向学生进行介绍。但严格来讲,这些都只是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以腹痛这一症状来举例,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肠梗阻、阑尾炎;胸部脏器病变,如大叶性肺炎早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泌尿生殖器官疾病,如肾及输尿管结石、宫外孕、输卵管炎等,均能引起腹痛。引起腹痛的常见疾病有30余种,而中医的教材以腹痛作为独立的病名进行介绍,确实不合适,应该对应着引起腹痛的疾病来改进病名。

  注意学科间的交叉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必要的重复是可以的,也是必需的,这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教材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应引起注意。例如,病因、病机的相关论述中,“三因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多门学科教材中都重复出现,不同的教师在授课时都会重复讲授。这些不必要的重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引起厌学情绪,进而对中医人才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编写教材时应当综合考虑学科的分化、交叉,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兴趣的调动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不同学科教材的编写内容进行合理划分,既要充分体现不同学科自身特点,又应当注意学科之间的交叉问题。

  加强中医主体思维

  大部分中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接受西医知识、理论比接受中医的要简单、快捷、省力。这是因为学生之前接受的知识和中医学之间的相同因素较少,造成知识学习过程中需要较大的迁移。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较好的效果,需要在中医知识结构方面进行启蒙教育,建立起中医的主体思维。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当加强中医的主体性思维。一是教材总体的编写应当使中医占有较大的比例和权重;二是应当体现中医思维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使学生形成的中医思维结构应当是连贯和完整的,而不是相互不能衔接或有残缺;三是在中医临床教材中,应加强中医主体性思维和临床的衔接以及对临床的指导,使学生学会以中医的主体性思维指导临床,而不是用西医思维指导中医思维,再指导中医临床。

  体现教学层次要求

  当前我国中医教育有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和博士后教育几个层次,但我们发现,教材并未随教学层次要求的提高而提高,只是在考试的时候由考试者进行把握,采用其认为反映这个层次的题目进行测试而已,这并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和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体现不同教学层次的要求。例如,本科教材应当以中医基本知识、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为主,研究生教材应当以基本的中医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主,而博士生教材就应当以中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

 

 

  为啥错主观客观皆有因

  南京中医药大学  耿  凯

  有些中医教材或校勘印刷错误,或概念不严谨,或文体混杂,或疏漏失误,或内容冗繁等。为何多次改版仍错误不断?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编者不重视经典  盲目参照其他版本的教材编书,东抄西抄,不断重复旧的概念,造成知识陈旧错误。中医课程应以原著作为基础,真实反映历代医家不同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尊重原著,不仅仅是一种学术态度,更是一种学习方法。以原著的全文作为教材,学生可以认识经典著作的原貌。教师可以讲授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以多方吸收各家学说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使中医理论界出现新的学术争鸣。如果没有认真、扎实、全面的继承原著,那学习中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编者擅自将一些个人的学术观点塞入教材  现行中医本科类教材,除了少数课程的教材增加了一些现代研究内容外,多数课程的教材内容并非阐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是增加了带有个人学术倾向的内容。

  3.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很多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只看研究成果,而教学水平只作为参考。在许多学校,编写一本教材比不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影响大,所以,不少编者并没把精力真正放在教材编写上。编个教材只是开个会,分分工,然后各行其是,各写各的,最后由一个或几个人来审定一下就出版了。

 

 

  怎么编,学生学了才会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  李海松

  中医教材是中医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关系着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中医教材也是中医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医人才的培养。笔者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多次参与编写本科、研究生、继续教育等不同版本的中医教材,现结合临床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疾病与症状别混淆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指导中医临床理法方药的基本原则。然而在目前的中医教材设置中,疾病与症状往往存在于同一个目录下,导致病与症交叉出现,使得学生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无法有效分辨病与症,下意识地一味进行辨证论治,反而影响了临床疗效。

  以《中医内科学》教材为例,肺系病证条目下“感冒”与“咳嗽”同时存在,我们知道“感冒”是病,进行辨证论治可以进行有效治疗;而“咳嗽”是症状,导致“咳嗽”的原因很多,如“感冒”、“肺痈”、“肺痨”等都会出现咳嗽症状。若一味按照辨证论治进行治疗,而不是先辨病再辨证,不但临床疗效有限,而且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

  莫一味强调辨证论治

  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表明,患者的病情往往较为复杂,为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症候是疾病某个阶段状态的体现,常常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仅靠辨证一种方法很难准确反映患者的真实病情,所以临床过程中往往需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这样才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如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可能症状不明显,但其病理损害仍然存在,不辨病可能耽误治疗。现有的中医学教材一味强调辨证论治,忽略了辨病论治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医学生和年轻医生面对患者时往往无从下手,最终影响了疗效的发挥。

  将病与症分别编排

  对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在今后中医教材编写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将病与症分别进行编排。能明确病名的疾病,直接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对于无法明确病名的症状,首先要积极明确诊断,若不能明确诊断,可先辨证论治。以《中医内科学》为例,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可将同一条目下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疾病辨证,一是症状辨证。这样不但更加符合临床实际,还便于医学生将所学内容准确应用到临床中,提高临床疗效。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