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中医药行业 >

“被需要”的中医药人才咋培养

发布时间:2016-01-12 16:42 类别:中医药行业 标签:中医药 中医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临床 学生

 

又到一年招聘季。近年来中医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且常会陷入“进中医院没机会,进西医院没资格”的尴尬境地。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人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趋势愈发明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何培养“被需要”的中医药人才?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101智库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几位老师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打好基础练就“真功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教育处副处长 秦建国

我们经常会听到中医临床学生能力不足的言论,实际上这个概念是非常笼统的。比如毕业后部分自主创业开诊所或分配到社区医院的学生能力不足,大致体现在以下方面:

1.全科临床能力不足。诊所或社区医院不像大医院分科那样细致,那里的医生面对的虽然是小病小灾,但要能够辨识清楚基本的常见病,并且有中西医用药经验,这样才能处理得很好。而这些方面的经验,往往是毕业生所欠缺的。

2.中医基本功不足,或者说用中医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偏弱。

我们所说的能力不足,可能是通常认为的自己开诊所,就应当达到主治医师的水平了。我毕业于1994年,我的同学中也有开中医诊所的,而且都非常成功。在创业阶段,他们也面临着患者从无到有、从怀疑到信任的过程。我认为,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有一个认识上的落差;上述问题都可以通过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实践去弥补。

目前,国家层面推出了医教协同的新的培养模式。具体就是本科生规模逐渐减少,而5+3模式逐步扩大,且成为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的主要模式。在该模式下培养的中医临床人才,基本上可以满足自主创业和社区医院对学生能力的需求。而北京中医药大学提出的“基于规培,高于规培”,则是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科研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及临床能力都要有所提高的体现。

此外,现在有很多质疑声,说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就能成为优秀的临床大夫吗?的确,基础扎实的学生不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临床大夫,但我认为基础扎实的学生更容易成为优秀的临床大夫,或者说其成功率更高。

我们经常讲,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临床大夫,必须“读经典,早临床,多临床”。但毕业后无论选择自主创业还是在医院工作,现代医学知识是从医的基础,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临床大夫常常讲一只脚在医院,一只脚在法院。如果没有扎实的现代医学知识做后盾,我们往往还没有成为优秀的临床大夫,就已经不能从事自己心爱的临床工作了。所以在现代医学的大背景下,我们不但要多读经典,同样也要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不能因为要成为中医大家而忽视基本的现代医学知识,反而要在现代医学方面下大工夫。

临床工作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然后再到实践的反复过程。除了基础扎实外,一位优秀的临床大夫还要有爱心、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勤奋和坚持不懈的品质,在临床中擅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问题多了,临床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了解真谛别陷入误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 刘铁钢

好医生咋能不懂药

提到如何培养“被需要”的中医药人才,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此处非单纯的“中医”、“中药”人才,而是中医药人才。中医与中药是不分家的,中国古代的医学家同时也是药学家,他们要掌握看病、开方、采药、炮制、煎药等多项技能,相当于一条龙服务了。

现在中医药虽然分了学科,但中医学子应该明白,要想学好医、看好病,必须学好中药。作为一名中医大夫,我今年参加了执业药师的考试,考试范围反映了中医药管理部门对中医药发展的要求。试题涵盖面很广,包含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炮制、化学、鉴定、民族医药等,这也是“大中医”概念的体现,虽然中医、中药在学科上有侧重,但总体而言还是一个整体。

经典不惟四大经典

掌握中医经典是学好中医的第一步,我校早已加强了此方面对学生的培养,而且于今年10月中旬组织学生参加了“经典考级”,旨在“以考促背”、“以考促学”。

中医基础主要来自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我在学校是教授《温病学》课程的,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要讲好中医基础课程,首先要熟读经典、理解经典。老师应该让学生知晓,中医经典不惟中医课程的四大经典——《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一些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和临床实用性的著作也是经典,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脾胃论》、《医宗金鉴》等。若要学好中医,应该广泛涉猎相关书籍,开阔视野。

深入浅出加深印象

中医基础理论不但可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而且以其独特的视角认识世界、阐述自然现象,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但许多中医理论比较抽象,老师在讲授时就需要举例说明,将理论通俗化,做到深入浅出。比如人体阴液,其分布与损伤可以类比地球上的水。人体肺的津液损失,好比空气中的水不足,没有云而不下雨,一般在疾病初期,一个地区的干旱一般都是从不下雨开始,治疗时需要宣发气机,应用能够让津液升发起来的流动之品,就像人工降雨。

脾胃津液损失好比江河湖海的水不足,当出现河水干涸的时候,干旱的程度就进一步加重了,需要一些甘寒滋养生津的药物治疗;肝肾津液受损一般比较严重,又叫肝肾阴精不足,相当于地下水都缺失了,甚至打井都没有水,是干旱最严重的程度,需要用甘寒加咸寒,甚至血肉有情之品去滋养阴血和阴精。

所以,我认为要培养“被需要”的中医药人才,老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基础,讲好中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避免陷入误区。

 

创造机会让学生早实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教授 折改梅

我们中药学院目前在校的学生类别包括高职、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学生工作办公室就业数据显示近几年学生毕业签约的工作主要是医药推广、医药研发、药品生产和医院制剂科等,其中高职和本科学历毕业生在医药推广行业中所占比例较高。此外,也有一些学生在做相关领域的行政管理工作。

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工作人员,我们深知人才培养是中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整体来说,不管是医药推广还是研究开发,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中药专业素质和较高的综合能力。现在多数中药学院的传统培养模式是基础课—专业课—毕业实习三部曲,这种培养模式有其优点,如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知识难度跨度小。但随着多学科、多方向、多方法在中药行业的应用以及交融,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加之社会竞争压力大,如果不能有效地把就业或者说未来从事的工作与在校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学生学习动力就会显得不足。

相较于中医学,中药学与现代科学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所以,中药人才的培养更纠结,是紧抓传统不放,还是按照科技人才的模式去培养?幸运的是,我们北中医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我们克服了上述传统模式的不足,并开始尝试新的培养模式。

具体方案是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同时,通过导师和学生双选进入实验室,参与具体的实践工作。该模式实施后,学生受益颇丰:一是可以将学生学习时间最大化;二是参与实践后,学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的和目标;三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及早参与中药相关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做事情贵在坚持”的品质。该模式在多个年级、多个班级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有多名学生还参与了科学研究并发表了科研论文,其中有多篇SCI论文;也有的学生通过实验室的锻炼,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并在单位崭露头角。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