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医学话题 >

报考医学院,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发布时间:2014-06-11 19:04 类别:医学话题 标签:医科大学 医学院 那是 你真医学部 来源:环球医学

2014年高考落下帷幕。即将填报志愿的学子们,你是否会选择医学?若你真想学医,前辈们有什么建议可供参考?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位医生谈了谈自己对准备学医的同学们一些参考意见。对于已经从医的医生们,您当时为何报考医学呢?可曾预见医学界的鲜血和泪水?您或许能从下文中找到一些共鸣。

(以下为医生建议原文)

1、思想层面:你真的想好了吗?你真的想学医吗?你做好人生规划了吗?

你想过的生活是什么?如果有选择,你还会如此选择吗?这一年的新闻如此多:医闹、捅刀子、药品回扣、《心术》 这么多东西综合在一起,让医疗行业走入了聚光灯下,你还会坚持这种梦想吗?你考虑过这种辛苦吗?在你毕业后,3年住院医做完后让你去做总住院,每周第一天先从8点开始一直干到下午5点,然后开始值班到第二天8点,然后继续坚持干到11点后回家睡觉,第三天再来循环第一天,如此一年甚至数年。不要拿什么金融的四大来和这些比,那些都是浮云。

2.现实层面:你的考分如何?

(1)如果你考分很高,又如此死硬脑袋的不去学高大上的金融,不去学短平快的工程师专业,非要去学在中国大陆做屌丝的医学专业,我的建议是,你必须考虑现在的排头兵学校,目前的排头兵大致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部,上海交大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部,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湖南湘雅医学院,四川华西医学中心。

以上各校为中国大陆主要的开设8年制层次医学教育的排头兵。那么8年制教育的初衷是什么?笔者的推荐是什么呢?我的理解,8年制培养的是领袖级医学人才,全国每年只有1000名左右。目前华西的培养模式过多强调了临床实习而忘却了学生的基础教育培养,北医在实践了多年的2年基础通识教育后又改为一年,而浙医坚持了激进派的4+4美国MD模式,上医和中山则坚持了类似协和的2年至2年半厚基础教育模式。各有千秋,华西的模式在于现实派,因为学生必须走入工作岗位,要的是好用。浙医走的是国际化路线,他们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让我等耳目一新,但其投入巨大,非一般学校所能企及。如果说推荐,我推荐上医和中山的模式。也推荐你选择这几个医院。记住,往往如果你考了哪个医学院,你很大程度就倾向在此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工作,从为家庭的角度考虑,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记住,你学医不是简单为了你自己,还有你的家庭和家族需要你的担当。

(2)考分不够上述学校咋办?那么,各省都有自己非常出色的医科大学或者医学院例如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西安交大医学部,南京医科大学,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还有总后的四个医科大学等等。那你的分数够不够那些学校的7年制专业呢?因为其实很多家庭对于医学专业的期望无外乎家族可以有个医疗顾问的依靠,那么如果你在本省读书,将来在本省工作,其实对家族的帮助会非常大。

但如果不够7年制分数专业呢,那么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了。

现实的问题是基于前言里面的医学教育整体改革,按照这个层次下,将会彻底断绝非部属院校的本科学历的学生进入部属三甲医院的可能性。陈竺的这个做法其实很简单,大部分的下面的医学院的5年制的同学们,你们的未来是充实到社区医院的以及普通的县级医院的,不要妄想进入部属三甲医院了。说出来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国内的医院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地方,那些下面的医院去上级医院进修,可能其地位还不如那些医院的研究生博士生。这不公平也不合理,但这是现实。

如果你考不上以上这些,那么不得不说,你未来的路相对会比较艰辛一点,如果你特别想进外省市的三甲医院,你可以举出那么多特例说明很多现在的显赫人物当年的本科学历也不会那么光鲜,是的,没错,但是在等级森严的部属医院体系里面,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那种上级医院的哪怕是学生,骨子里都会对下面来的进修大夫有歧视和蔑视。这确实很不公平。

说到就业,现在无论什么学校,如果你考上医学院,你的人生规划应该在8年后展开,因为即使是五年制也要做三年住院医师培训,这是陈竺定的杠杠,各省市在全面铺开,所以,想好清楚。考入了非部属院校的医科大学,从相对轻松地人生角度考虑,好好做实习去住院医然后社区,我不是不鼓励你去考研和继续拼搏,而是在残酷的现实下,部属医院往往来一条留人原则第一条部属本科学历,就把你卡死了,理想是好事,天理即人欲,只可惜你碰见的时代不对。住院医师培训和社区医疗将会是下一个重点,我也坚信,现有的三甲医院大规模扩张并不是正确之道,医改的答案在于GP,而不是中心医院。

(3)除了临床,你真的不考虑别的专业了吗?

其实说真的,如果你学了计算机或者工科专业,对于男生来说其实挣钱养家会更快点,如果学金融又能做QUANT,那么你真的是高大上了,绝对比现在在医院的屌丝们强太多了。看看以前的老同学做金融,腿伸直坐飞机,那可真是羡慕。

(4)其实我目前唯一真正推荐的反而是口腔专业

口腔医学,其实为很多同学如果考分上不了好的医科大学的话,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出路,因为口腔医学专业现在真正做到了自由执业。其实如果你不在乎那些所谓科研和title,你扎根社区做一个口腔医师,你的无论收入还是社会地位其实都非常高,而口腔医学作为国家控点的专业,其实分布看来,能有本科学历的口腔医师,在三线城市都是不多的。

(5)那别的杂科专业咋办?

比如放射医学,国家真正目录定点的只有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和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本科那可真是不错的好专业,特别是以前的前辈们做了放射以后又随着大潮很多细分做了放疗,那社会资源的动员力度可是超出很多临床外科科室的主任们。

(6)儿科能学吗?

这个话题其实蛮沉重的。一方面是我知道中国大陆的儿科医师的极度缺乏,另一方面又是确实是儿科几乎在各大三甲医院里面都是垫底兜底科室,连辅助科室都不如的。也有孩子说,现在学了,将来出来时候,国家医学改革好了医疗体制改革好了,儿科的前景大大的。

是的,供需关系比例上,儿科应该要触底反弹了,可是,连老板大人都说了医改已经失败了,这还是经过15年的改革下来,那么,再次医改来个15年,你的职业生涯的黄金期都会被此磨灭,就如同炒期货一样,确实大趋势上你可以挣翻了,可是你在那个时间点没法平仓,你会怎么办?

(7)寄语 摘自英国作家狄更斯《双城记》开篇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译文: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结束语

由于医学院校大多已合并,现提供变迁后的名字,以供参考。同济、湘雅、华西、白求恩、上医、北医 这些名字已经离我们而去,也许不久的将来协和的名字也会远走,轻轻的离开了,但并不会抹去后来者对之无法形容的向往和崇敬的感情。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PUMC 北京协和医学院PUMC

上海医科大学SHMU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北京医科大学BJMU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上海第2医科大学SHSMU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中山医科大学ZSMU 中山大学医学院

同济医科大学TJMU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湖南医科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华西医科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白求恩医科大学NBUMS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

浙江医科大学 浙江大学医学部

2013~2014年度,医疗行业从业者已经见到了太多的鲜血、泪水以及委屈,每一次相关事件的爆发都能引起极大关注。说实在的,中国的医疗界过得太屈辱了。

中国大陆的医学教育改革,伴随着2000年这个20世纪最后一年,21世纪的前哨战的这一年,开始了这一轮改革。伴随着这一年,很多当年报考的独立的医科大学并入了综合大学的架构,卫生部自此被迫放弃了除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以外的所有部属医科大学,但这种骨肉相连的情感是无法消除的。而并入教育部的好处也显而易见 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需要。客观来说,各医科大学都得到了相应的资金投入,这是好事,而且学生的第一学历进入了第一层次,合并的学校都拿到了985大学本科的资历,而如果不合并的话,最多也就是北医上医等学校有个211的资格罢了。所以你要说这次合并医学院校是完全的失败者也是不对的。进入综合大学,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科交融的可能,以及更多的国内交流和国际交流的机遇。但是,也有坏处,而坏事在于,自此屁股指挥脑袋开始。医科大学的招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学生总数和床位总数的比例。而教育部的特点是什么?扩招再扩招,学历层次再提高,本科不够硕士来,硕士不够博士来。5年制不够那么7年制扩招,7年制不够那么8年制杀过来试点。局面是,到去年之前为止,很多大学的医科部分开始大规模学历扩增,部属三甲医院的入编已经不是简单的最高学历问题。从你最初的本科学历开始检验,然后扒三层皮才可以。再回头看看,这种局面造成了一种野心的膨胀,大家都学历层次上来了,于是乎都想进好的医院,而被一再忽视的基层医疗,至此没有人填空了。直到2011年,陈竺部长的死命令终于下了,医学教育将重新改革变为5年制为主体,7、8年制作为试点跟进,所有学生毕业之后都要做3年住院医培训以后择业。原因呢?因为扩招,以及就业的苛责,很多学生在本科最后一年懈怠了临床实习而专注于看书考试考研,而现有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过多专注于专科训练,而这批学生很多缺乏全科意识,直接专科定向培训,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全科意识不够。即使是支持这项改革,但是我们依然担心:这批住院医能否有有尊严的工资待遇,以对得起他们每周六天半的工作时间?

读罢此文,结束高考的学子们,你们还会坚定地选择学医吗?已经从医的医生们,你们报考时的想法和上文有共同点吗?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